欢迎光临北京禾佳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产量低?没仔细看最全玉米种植60问吧?
发布时间:2017-10-25 浏览次数:388次

今天再送点干货!

玉米产量低?没关系!原因都在这里。。。

首先选好品种。

佳玉538

21.为什么玉米一次性施肥不能解决全生育期不脱肥的问题?

春玉米的生育期在120天以上,苗期温度较低时,生长慢,主要是扎根和长叶,需要的养分量少,需肥高峰来得比较晚。从拨节至抽穗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量最多,大约50%的氮素在此阶段吸收,如果养分供应不上会影响果穗大小。

在东北地区,一次性施肥是指在春季打垄时将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后期不再追肥。施入的肥料以速效高氮复合肥为主,养分释放速度与玉米需肥规律不同步,造成玉米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上,发生玉米秆黄脚和脱肥现象。

22.为什么氮肥作追肥要深施?

当前最常见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这些肥料施入土壤后,产生的铵离子容易以氨气(NH3)的形式挥发,一方面造成氮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氨气浓度高,玉米会出现叶肉组织坏死,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的氨气毒害现象,影响产量。因此,氮肥应尽量深施,深度以接近10厘米为宜。

23.玉米发生红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玉米发生红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磷。一方面是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磷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玉米苗期遇到低温,根系发育不良,降低了吸收磷的能力,同时低温导致土壤磷的有效性降低。因此即使土壤含磷量较高,也会发生玉米红苗现象。

预防玉米红苗现象有效措施时磷肥做种肥,每亩磷肥用量1~2千克(P2O5)(磷酸二铵2~4千克)。

如果在田间已经出现了红苗,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叶面喷施3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2~3次,每隔3天喷1次;或喷施1%过磷酸钙溶液(清液);

2)松土提高地温。

24.针对玉米缺锌症状怎样施好锌肥?

玉米缺锌的症状是叶片失绿,簇生,小叶,节间缩短,植株矮小,生长受到抑制。玉米苗期缺锌,新叶的中下部黄白化形成白苗,又称花白苗;拨节后缺锌,叶片下半部出现黄白条斑,呈半透明,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易撕裂,称为花叶条纹病或白条干枯病。同时也表现植株矮缩,果穗小,缺粒秃尖。

判断玉米是否缺锌的主要依据是:土壤有效锌(DTPA-Zn)含量小于0.5毫克/千克(缺锌临界值)。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可通过基肥施硫酸锌1~2千克/亩,或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硫酸锌溶液30~60千克/亩。苗期、拨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均可喷施,但以苗期和拨节期喷施效果较好。

25.怎样更好地使用缓控释肥?

使用缓控释肥的原则是肥料的养分释放规律要与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同步。释放期太长,玉米生长前期氮素供应不足,发苗差,影响后期生长和产量形成;释放期太短,氮素在生育期前期释放量大,容易出现烧苗现象和加剧氮肥损失,而中后期氮素供应不足,最终影响产量。

缓控释肥含缓控释肥的复合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缓控释肥或含缓控释肥的复合肥的价格比普通肥料价格偏高,所以在使用这些肥料时要考虑到施肥的经济效益。

26.玉米施用高氮复合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高氮复合肥,其共同特点是氮含量高,适合一次性施用或作为玉米的追肥。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氮复合肥一般是铵基或尿基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形成缩二脲,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极易造成烧苗,所以,施用高氮复合肥要避免出现烧苗现象。高氮复合肥作基肥施用时要与种子隔开3~5厘米;作追肥施用时最好是苗期或拨节期在玉米行间开沟深施覆土。

有条件的,建议每次施肥时,在根部同步冲施优质的有机冲施肥,如根施保或康宝冲施肥,以活化土壤(尤其是已出现板结症状的地块),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为叶片输送更优质的养分,壮旺长势,丰产稳产的效果非常显著。

27.隔行去雄:

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或隔一株去一株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

去雄的方法是:当雄穗从顶叶抽出1/3或1/2,在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及时将雄穗拔除。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否则造成减产,不是所有抽玉米都适合去雄,它主要用于高产田,栽植密度过大的玉米田,且植株生长均衡,雄穗抽出整齐、抽丝一致,去雄后增产效果明显。玉米抽雄时遇阴雨连绵或高温干旱天气,则不要去雄。

28.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天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于干后(9-11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把集到的新鲜花粉,除去颖壳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也可以把花粉装在小容器内,用2-3层纱布或丝袜封住口,对准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的落在花丝上。

29.站秆扒皮晾晒:

玉米定浆后(即腊熟期或乳熟末期),把玉米棒子的苞叶全都扒开,但不要把苞叶劈掉。让玉米棒上的籽粒,一方面继续生长,一方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更多的日光和热量,促使茎内的丰富养料加速向籽粒内输送,增强籽粒吸收养分的能力,战晚熟保秋收。

30.什么是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它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

一种是打成垄底宽120-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的宽垄,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厘米~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小行间距40厘米,大行间距80厘米或90厘米;另一种打成垄底宽90-98厘米、垄顶宽60-70厘米的宽垄,即将原60-65厘米的三条小垄合成并成2条宽垄,每大垄上种两行玉米,即由过去的三行变四行,小行间距30厘米,大行间距60厘米或67.5厘米,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一般选用第一种方式的较多。

31.什么是宽窄行种植技术?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同,玉米宽窄行栽培改垄作为平作、改均匀垄为宽窄行、改浅耕为深松、改低留茬为高留茬,隔年轮换休耕。

一是改垄作为平作;二是改均匀种植为宽窄行种植,宽行为80cm,窄行为40cm,宽窄行交替种植;三是改三铲三趟为一次深松;6月中旬在宽行上深松,深度在30cm以上;四是改半精量播种为精量播种;五是改化肥浅施为深施;六是改根留茬粉碎还田为自然腐烂还田;七是改低留茬为高留茬,留茬高度为30-40cm;八是改全面作业间隔作业,作业面积是耕地面积的50%。

32.怎样正确选用种衣剂?

种子企业要考虑不同销售区的病虫害特点,有针对性的选用种衣剂。销往东北的种子,必须用含内吸杀虫剂和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虫害、异常苗和丝黑穗病(乌米)。销往黄淮海的种子不需用三唑类杀菌剂,要选含有机硫类杀菌剂和杀虫剂的种衣剂。农民购买种子时要注意包装袋上的种衣剂成分。

33.发生种衣剂药害后怎么办?

种衣剂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防治丝黑穗病的三唑类杀菌剂和防治地下害虫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受春季低温或干旱的影响而对玉米幼苗造成伤害。药害症状表现为种芽拱不出土、芽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根少,幼苗生长畸形。药害轻的晚出苗3~5天,重的就不出苗,造成缺苗断垄。发生药害后,喷施生长调剂类农药可以促使苗尽快恢复正常,常用调节剂有30%胺鲜酯。乙利水剂(玉黄金)等。

34.如何预防玉米苗期出现死苗的现象?

玉米出苗后,有些地块常因根腐病引起幼苗叶片发黄并死苗。南方土壤湿度高的地方,幼苗叶尖先变黄发褐,2~3天后,整棵苗枯死,拔出幼苗,可以看见根已变为深褐色并腐烂。

在北方地区,即使土壤没发生积水,幼苗也会从上部叶片开始,叶尖慢慢发黄变干,沿叶缘向下扩展;根系干枯,有红褐色病斑,严重发病时幼苗枯死。另外地下害虫为害也会造成死苗。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通过种子包衣减轻病害发生。在南方,种衣剂重要添加甲霜灵锰锌杀菌剂,在北方则要添加多菌灵等杀菌剂,在病害常发区,直接用杀菌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南方地区要注意田间排水。平衡施肥,播种时增磷肥,提高幼苗抗病性。

35.如何防治瘤黑粉病?

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种衣剂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着生在茎杆和雌穗上的病瘤造成的产量损失最大。虫害严重时容易发生瘤黑粉病。主要防治方法: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及时防治虫害,减少病菌入侵的伤口;三是及时清除病瘤,带出田间销毁;四是重病地深翻土壤或实行2年以上轮作。

36.玉米得了锈病后还有办法治吗?

常见玉米锈病有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两种。玉米得了锈病后可以使用杀菌剂来补治。即如果锈病发生早,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刚有零星病斑时喷药控制。选用的药剂有: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氟硅唑乳剂9000倍液。

如果锈病发生迟,植株高大,就无法进行田间施药。因此,在锈病常发区,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并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37.如何防治玉米纹枯病?

1)选用耐病品种,避免种植高感纹枯病的品种。

2)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种植过密和氮肥施过量;做好中耕除草,修理好排水沟;摘除下部老叶,尤其是剥去发病叶鞘。

3)清除田间菌源。玉米收获后清除带病的残株,并且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菌源。在发病初期摘除的病叶要带出田间集中烧毁。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玉米拔节时),用井冈毒素、菌核净、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等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茎杆中下部,5~7天后再用药1次。

38.如何防治玉米发生“乌米”?

所谓“乌米”,即是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被丝黑穗病菌侵染后,果穗变成一团黑粉、整株绝收的一种在东北、华北常发生的病害。防治方法:

1)目前最经济的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

2)选用含有三唑类(戊唑醇、三唑醇等)的种衣剂对种子包衣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3)促进玉米早发芽早出土。低温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病菌侵染重。各地应该根据春季的气象预报和田间条件,结合茬口和田块发病轻重,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播种时期,避免过早播种。

4)育苗移栽可以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或者播种时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加快幼苗出土,减少丝黑穗病发生。

39.玉米穗上有很多发霉的籽粒是怎么回事?

玉米果穗上出现各种颜色的发霉籽粒被称为穗腐病。在灌浆成熟阶段如遇到连阴雨,一些品种可以出现约50%的果穗发生穗腐病,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引起籽粒发霉的病菌很多,其中许多能产生对人和动物有害的毒素。穗腐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也与品种的抗性有关。

如果田间玉米的果穗被害虫咬食,穗腐病就会更重。为减轻霉菌毒素对人畜的危害,在收玉米时,尽量捡除严重发霉的穗子,或在脱粒时应注意去除霉粒。由于穗腐病发生在后期,因此控制方法主要是选种抗性强、果穗苞叶包裹紧的品种。同时要合理密植和施肥、及时收获晾晒、控制玉米螟等害虫对穗部的危害,以减轻穗病的发生。

40.玉米田常见地下害虫怎样防治?

1)直接灭虫。秋末进行深耕细耙,结合冬灌和春灌,可有效杀死部分害虫。

2)毒饵诱杀。将麦麸,豆饼等饵料炒香拌上辛硫磷等杀虫剂,在傍晚撒在幼苗根际附近诱杀蝼蛄;用糖醋酒液加敌百虫诱杀地老虎。

3)毒土杀虫。播种时用辛硫磷等药剂拌毒土盖种或沟施,也可用将军王毒死蜱配制毒土或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于傍晚撒在玉米行间。

4)药剂包衣。用含丁硫克百威、辛硫磷或呲虫啉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5)地老虎危害时,扒开被害苗周围的土捉杀幼虫。

6)药剂灌根。用辛硫磷或将军王毒死蜱对水灌根对金针虫有防效。

41.种子包衣能够防治玉米粗缩病吗?

粗缩病时由害虫灰飞虱传毒的病毒病,对玉米生产应影响极大。得病玉米的叶片宽厚、颜色浓绿,叶背有清晰的白色凸起;节间变粗变短缩在一起;不抽雄或雄穗无花粉,果穗不结粒。用含有内吸杀虫剂成分的种衣剂包衣能够减轻粗缩病的发生,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粗缩病病毒在田间很难清除,而大多数玉米品种都不抗粗缩病,一旦有大量的灰飞虱迁飞,就能造成病害爆发。

种子包衣后,在灰飞虱少时,能够在玉米苗期控制灰飞虱的直接危害,杀死部分传毒害虫,切断粗缩病的传毒途径,减少病害发生。但遇到灰飞虱大发生时,幼苗体内的杀虫剂无法杀死全部灰飞虱,也就不能完全控制粗缩病的发生。所以。防治粗缩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调整玉米播期,使幼苗在6~7叶期前避开灰飞虱的迁飞和传毒高峰。

42.如何防治玉米“老头苗”的产生?

“老头苗”,在东北又称“君子兰苗”,是北方沙壤土地下害虫为害和一些未知原因造成玉米幼苗生长异常现象。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上下贯穿的黄色条纹,苗子分蘖丛生,根基部生长畸形。

绝大多数“老头苗”生长慢,不结实,少数能恢复生长和结实。“老头苗”的显症期在玉米定苗后的6~8叶期,一般发生率为10%~30%,严重地块在50%以上。当出现症状后在进行药剂防治是没有效果的。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使用含克百威或丁硫克百威药剂成分并且含量在7%以上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

43.怎样防止蚜虫?

1)用含有丁硫克百威或呲虫啉的种衣剂包衣,对苗期蚜虫有控制作用。

2)苗期或喇叭口期喷施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3)抽穗初期若发现蚜虫较多时,选用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44.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要注意哪些问题?

1)选择寄生力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赤眼蜂种。

2)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时期,间隔5天放第2次。

3)将蜂卡挂在放蜂点玉米茎杆中部叶片的背面。傍晚时放蜂,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

4)赤眼蜂只能飞10米左右,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公顷30~90点(每亩2~6点),每公顷地放蜂15万~30万头(每亩1万~2万头)。

45.如何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

1)在东北春玉米区,用白僵菌封玉米秸秆垛消灭越冬幼虫。在5月上中旬,于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前,每立方米垛量用白僵菌(每克含孢子量300亿)10~20克喷粉封垛。

2)在田间玉米螟软孵化盛期,将白僵菌颗粒剂直接撒入玉米心叶中,或将白僵菌粉剂拌成毒土后撒入喇叭口中,用量为每公顷750克白僵菌粉剂(300亿/克)拌土30千克(每亩50克拌土2千克)。由于白僵菌的致病力受温度、湿度、菌量、虫类、虫龄等影响,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选择针对玉米螟的菌株;二要选择合适的施肥药时间(温度23~26℃);三要选择合适的地区(田间相对湿度80%~100%),气候干燥地区难以发挥出好的防效;四要选择低龄幼虫期,幼虫龄期越低越易被侵染。

46.怎样选用除草剂?

应用除草剂要根据除草剂类型而定。苗前土壤处理剂(如乙草胺等)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没有出土的杂草有效,但对出苗杂草效果不好或无效。苗后茎叶处理剂(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土壤兼茎叶处理剂(如苯磺隆等)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作为苗后处理剂。

大多数除草剂都是选择性除草剂,如莠去津可防除玉米田杂草而对玉米安全。灭生性除草剂不能直接喷到作物上。除草剂的应用要以作物安全为前提,根据作物生长特点、杂草发生类型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47.打封闭型除草剂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了解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不易被水带走、容易被土壤吸附的除草剂除草效果好,不易伤害作物种子。

二要掌握除草剂的防除对象。例如,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有效,而莠去津对阔叶杂草效果好,因此这两种除草剂可混合后进行封闭处理。

三要强调整地质量。整地好坏对药影响很大,土地平整均匀有助于除草剂在土壤表面的均匀分布和完整覆盖,利于药效发挥。黄淮海地区玉米多为贴茬免耕播种,由于麦茬的影响,使用封闭性除草剂药效较差。

四要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墒情决定除草剂的用量。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颗粒较小的壤土或黏性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性强,可适当提高用量;反之,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沙土对除草剂的吸附性差,应适当降低用量。

48.除草剂进行苗后茎叶喷雾时有什么要求?

应根据玉米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掌握用药时期。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5叶期较为安全。

2)不要任意加大使用剂量。根据杂草及玉米田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用量。

3)提高喷药技术。喷药时要注意豆类、棉花等敏感作物并注意风向,避免除草剂漂移产生药害;采用倒走方式喷药,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使用百草枯等灭生性药剂时,要在喷头上加保护罩。

4)注意施药时天气状况。不在风雨天和炎热的中午施药;酰胺类除草剂在阴雨天、湿度大时用药易产生药害。

5)玉米出现药害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若玉米叶片出现叶片发黄或变白的药害症状时,应马上足量浇水,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浓度;摘除受害重的叶片,避免传导;追施速效化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喷施解毒剂(如920等)。

49.用有机磷农药的玉米田为什么不能再用烟嘧磺隆除草剂?

烟嘧磺隆属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是玉米田常用除草剂之一,除草效果好,环境条件对药效影响小。在玉米体内,烟嘧磺隆会被迅速转变为无活性物质,所以对玉米安全。但是,玉米吸收有机磷农药后,会使烟嘧磺隆在玉米体内的降解速度变慢,烟嘧磺隆就会干扰玉米的正常代谢,影响玉米生长,产生药害。

因此,如果玉米的种衣剂中含有机磷杀虫剂或玉米田喷了有机磷农药后,就不能再用烟嘧磺隆除草剂。有机磷农药作为喷雾剂使用时的残效期一般在7天左右,作为拌种或土壤处理剂使用时残效期更长。在有机磷残效期内,不要再用玉农乐或含烟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

50.玉米机械化播种与人工点播相比有什么优点?

机械化播种与人工点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①作业效率高、减轻劳动强度、省种省工;②作业质量好,行距、株距均匀、深浅一致;③苗齐苗壮、产量高;④节省良种,增加良种覆盖率。

机械化精量播种每亩省种1.3千克,增产15%~20%。省去田间间苗作业,每亩节省0.3个人工,节约劳工支出费用。玉米免耕播种具有种肥分施、保墒等优点,而且,机械化播种的行距一致性好,便于田间管理作业和机械化收获作业。

51.玉米机械化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优势何在?